1.專案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何謂「專案」?
廣義而言,所謂「專案」係指一個特殊而有一定限度的(Finite)任務,或由一群聚相互關連性的工作所共同組合起來的任務,而該任務是以獲得特殊結果或圓滿達成某種成就為目標。
何謂「專案管理」?
根據美國「專案管理協會(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PMI)」 所編訂「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範本(PMBOK Guide)」的定義:「『專案管理』乃是將管理知識、技術、工具、方法綜合運用到任何一個專案行為上,使其能符合或超越『專案利害關係者(Stakeholder)』需求與期許的一種專門科學;簡言之,「專案管理」是一既有效率又有效益地將專案成功執行的一種程序與方法;而其所關切的是如何將一項任務能如期、如質及如預算的達成並充分滿足需求目標。
為何需要「專案管理」?
由於世界大環境快速的變遷、社會價值觀與商業行為模式的急遽改變、國際化自由化腳步加快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頻繁,使每一個政府部門及公民營企業除要去解決許多內、外部複雜棘手的問題及挑戰;尤其常需要在有限的人力資源下去有效處理一些非例行性、非永久性且有預算限制及執行時程壓力的特殊「專案 (Project)」;因此,所謂的「專案管理」就在目前這種需要情況下日趨重要。
2.甘特圖(Gantt chart)
在20世紀初由亨利‧甘特開發的。它基本上是一種線條圖,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要安排的活動,線條表示在整個期間上計畫的和實際的活動完成情況。甘特圖直觀地表明任務計畫在什麼時候進行,以及實際進展與計畫要求的對比。
3.Program Evaluation Review Technique (PERT)計畫評核術
是在1950年代,由美國海軍專案計劃辦公室(U.S. Navy Special Projects Office)與「Booz, Allen and Hamilton管理顧問公司」為研發北極星飛彈計畫(Polaris Missile Program)共同發展而來。Remington Rand公司的J. E. Kelly與 Du Pont M.R. Walker也幾乎同時在1957年執行一個建廠計畫時,發展出「要徑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
所謂要徑是指為了避免整個計劃方案受到耽擱或延誤,而必須在估計時間內順序完成各項活動,且其耗費總時間是在網路中最長的一條路徑;亦即是從計劃方案開始,按活動順序進行迄結束,所花完成時間最長的一條路徑。通常各事項及活動所費的時間及成本均應包含於網路模式之分析圖中。計畫評核術與要徑法是目前大型專案計畫最普遍使用的控制方法。
PERT與CPM均是以時間為導向(Time-oriented)的專案計畫控制技術,兩者雖然是個別獨立發展而來,但均能據以決定專案計畫的時間排程。目前在組織中專案計畫的控制多將PERT與CPM合併使用,幾乎沒有人去強調兩者間的差異。PERT廣泛應用於產品結構複雜、小量生產或訂製生產的產業,有別於MRP較適用於批量生產的裝配業。
4.Critical path scheduling (臨界路徑排程)
就是以Critical Path Method(CPM)來做排程,並且規劃和控制專案。三個關鍵:時間、成本和資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